(《越位》剧照)
足球对于伊朗来说,也是最后一块纯净的自由天地。
阿扎迪在波斯语中是自由的意思。德黑兰的阿扎迪体育场附近有一些小型的足球场,在这里权势的界限不再明确,脚踩破旧运动鞋的男孩可以与身着正版C罗球衣的男孩一同奔跑。或许场下他们还能一起聊聊足球。
足球胜利给了他们一个庆祝的理由
伊朗人对足球的热情是根深蒂固的。
2001年,伊朗编剧巴哈里拍摄了纪录片《伊朗式足球》,片中详细记录了伊朗足球最大的一场狂欢。
(德黑兰阿扎迪体育场)
1997年11月29日,恰逢伊朗总统大选后的几个月,国家队在世界杯的预选赛上战胜了澳大利亚队,整个德黑兰沦陷了。男男女女在不知名的街道上唱着被政府列入黑名单的歌曲,他们跳着舞,挥舞着象征自由的大旗。年轻人和老年人一同走上街去庆祝,平日随处可见的民兵、警察已经不见了踪影,或许也已经融入了欢庆的人群中。伊朗的一位记者回忆起那天晚上说到:“这20年来,我第一次听到伊朗年轻人的呐喊”。
(1998年世界杯,伊朗球迷现场为国家队加油)
1998年的世界杯伊朗队击败了美国队,英国卫报的一名长期驻伊的记者说那一刻他在德黑兰听到的欢呼声让他怀疑自己是否还在伊朗。
巴哈里说伊朗在过去的25年来从没发生过什么值得伊朗人民欢呼雀跃的事情,足球胜利给了他们一个庆祝的理由。
“足球让我们在世界人民面前抬起头”
在2017年6月的FIFA排名当中,伊朗排名30位,位列亚洲第一,与亚洲第二的韩国队相差10个世界排名。
(伊朗国家队)
与中超、卡塔尔这种土豪联赛不同,在伊朗踢球的球员工资相当低,过得相当的清贫。前拜仁球星卡里米,在本国踢球时,还曾开过出租车补贴家用。卡里米回忆称:“当时我还是年轻球员,工资非常低,我在每天训练完之后,都会开出几个小时的出租再回家。”
但是,伊朗人仍爱踢球,原因正像伊朗队长哈里·代伊所说,“足球让我们在世界人民面前抬起头”,这句话也不断激励着伊朗球员创造成绩。
(伊朗街头踢球的少年)
在伊朗,放学之后,每条街道上都是踢球的男孩子。尽管有时候条件十分简陋,但他们制作一个小足球,即两个塑料球合一,一个切破装入另一个塑料球中,他们把这种球称之为“toop dolaye”。至于球门,两块石头摆起来即可。上学期间每到下课,操场上都是踢球的孩子,即使踢个20分钟,他们也乐在其中。
此外,人口只有8000万的伊朗,《实况足球2013》可以在一周内卖出500万份,而一场普通的足球比赛,就会有无数青少年踊跃报名。足球在他们那里是一种自发的热爱和一种无与伦比的精神力量。
(《天线》剧照)
言归正传,今天,小编想要介绍给大家的正是一部伊朗足球题材短片——《天线(FAN)》。它也是我们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期间展映的“关注一带一路”系列足球影片之一。《天线(FAN)》由Ali Delkari指导,通过讲述一个伊朗母亲为了让儿子看上球赛想办法修天线的简单故事,其间处处流露着感人至深的亲情,和伊朗全民爱足球的热烈氛围。
(《天线》剧照)
不能剧透太多,小编只有一句,尽管语音不通,但这短短十分钟的影片,也能让你泪流满面。
《天线(FAN)》将在8月进行的第13届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活动期间展映,想看完整影片,请,了解具体展映时间、地点和免费获票方式,还有更多优秀体育影片和意想不到的福利等着你!
2017年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征集影片:
2017年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展映影片:返回搜狐,查看更多